中國的真正意義上的肖像雕塑于本世紀從西方引進,五四新文化運動之風[1] ,隨便把肖像雕塑帶入了我國。我國最早的一批留洋的老前輩在學成回國之后,陸續(xù)創(chuàng)作了各種各樣的反應革命先驅、愛國志士、文化名人等肖像作品,順應了正在中國發(fā)生的反帝、反封建的進步文化運動趨勢,為民族解放的進步事業(yè)作出了貢獻。中國肖像雕塑發(fā)展的真正高潮還是新中國成立以后至今的這50年。
雕塑-收租院二三十年代留法、留日的人才班底,加上50年代留蘇的隊伍,并結合中國的具體情況,共同構建了中國的寫實主義體系。目前的八大美術院校雖各有不同,但都屬于一個大體系,這個體系就是過去常提的現實主義體系。這個體系首先突出的是扎實的寫實基本功,以及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創(chuàng)作方法。所以美術院校都將創(chuàng)作紀念人物肖像作為主要教學課程之一。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老一輩雕塑家在引進西洋寫實雕塑的同時,倡導、弘揚并傳授了民族傳統(tǒng)雕塑的若干精華,為具象及肖像雕塑的民族化作了不懈努力。這樣一個體系培養(yǎng)出的學生,完全適應了新中國的社會文化建設的需要,雕塑家們創(chuàng)作了大量為社會作出了貢獻的英雄、模范、工人、農民、士兵、知識分子、少數民族人物肖像,當然還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人物肖像。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中席卷全國的毛澤東雕像熱以及樣板雕塑《收租院》、《農奴憤》等各地階級教育群雕,有利于中國的寫實雕塑隊伍以及現實主義體系項改革開放的新時代的過渡。[2]改革開放的時代為中國文化藝術的發(fā)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各有思潮、流派群雄逐鹿,并相互影響,相互撞擊,構成了當代中國文化藝術的瑰麗景觀。雕塑界也一樣。也可以這樣說,中國雕塑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大好時期,以及前所未有的大沖擊、大變革。新時代的肖像藝術作品作為其中的一道風景,同樣綻放著自己的光彩。首先,由于社會經濟的大發(fā)展,應兩個文明建設的需求,一大批中國歷史英雄、科學家、文化名人等室外紀念像為廣大熱衷肖像雕塑的藝術家提供了大顯身手的機會,其次就是他們?yōu)閰⒓痈黝愓褂[創(chuàng)作了大量肖像雕塑作品。新時期的肖像創(chuàng)作更傾向于人性化以及內心化,更注意對象的個性張揚,這符合當代社會對人本和人性的關懷。毫無疑問,受到新思潮、新流派的強烈沖擊,傳統(tǒng)的現實主義一統(tǒng)天下的地位被動搖。肖像雕塑可能很容易被人視為太舊、太傳統(tǒng),但筆者在此認為,任何時候,只要有人,肖像雕塑就會有存在的價值;同時,筆者還認為當代中國肖像雕塑應該而且可以走出“舊”的困境,跟上“現代化”。